

粵科函農字〔2021〕922號
程萍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全力打造省級種業公共研發平臺,持續支持,徹底打贏種業翻身仗的提案》(第20210860號)提案收悉。經會省農業農村廳、省自然資源廳、省農科院等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提案分析歸納了我省種業創新的獨特優勢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支持組建廣東省種業創新研究院,搭建種業公共研發平臺,研發平臺要突出公益性、共享性和數字化,強化以基因編輯為引領的技術創新,建立一批規?;?、規范化的育種試驗、示范基地,給予持續穩定的財政支持,支持種業企業做大做強等建議。我廳認為提案在深入調研基礎上提出的相關建議比較具體、可操作性強,對促進我省現代種業發展有積極意義,我廳將結合提案的意見,把相關建議吸收并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共同推進我省種業科技創新能力、種業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升,打好我省種業翻身仗。
一、積極制定方案計劃,推進打好種業翻身仗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打好種業翻身仗工作部署,先后多次組織召開專題研究會,聽取我省有關專家和企業對推動種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建議,并提出制定打好種業翻身仗“1+N”方案。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迅速行動,密切配合,多次深入研究種業發展事項,共同推進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聯合起草了《廣東省打好種業翻身仗三年行動方案》,提出開展種質資源深度鑒評和優異資源挖掘,加快核心育種關鍵技術突破和新品種培育等七項重點任務。擬組織謀劃并出臺《廣東省科技支撐打好種業翻身仗行動計劃》,保障和推動種業科技創新,探索“現代種業”項目體制機制創新,對育種基礎性研究以及重點育種項目給予長期穩定支持。
二、組織重點領域研發項目,培育突破性新品種
2018年以來,省科技廳持續實施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現代種業”重大專項,累計支持了16個專題、53個項目,其中企業牽頭11項、高校院所牽頭41項,總投入6.15億元,其中省財政共投入2.89億元,拉動社會及其它投入3.33億元,財政帶動比為1:1.15。專項積極推動以大數據、生物技術育種為核心的現代種業育種工程,推進了主要農作物突破性新品種選育、新一代多組學育種技術體系構建與畜禽新品種培育、優質抗病魚蝦育種技術研究與新品種培育、重要微生物資源種質創新與利用、主要農作物及特色微生物航天育種技術創新與新品種創制、廣東紅樹林生態修復和功能提升技術研究與示范、廣東重要造林樹種新品系創制及定向選育、竹材高值化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天然橡膠生產關鍵技術研發與示范、糧油作物新品種選育、特色園藝作物新品種培育、嶺南中藥材新品種培育、特色家禽新品種(配套系)選育等核心關鍵技術自主創新,構筑由基礎研究、技術應用到產業示范推廣的完整種業創新鏈與產業鏈,促進了育種方式由傳統向現代轉變。目前培育了白羽肉雞新配套系“廣明2號”,冰荔、紅巨人、紅美人等一批荔枝突破性新品種;中蕉8號、9號等系列抗枯萎病香蕉新品種等。
三、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實現效益最大化
我省種質資源收集保存數量居全國前列,全省建有作物種質資源庫(圃)25個,保存農作物種質資源7.3萬份,占全國15%;部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區21個,其中國家級12個,居全國第三;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17個。建成農作物種質基因庫和畜禽遺傳資源基因庫各一個,分別保存遺傳資源材料4.1萬份和6萬份。當前,省農業農村廳正在落實國家對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部署,組織制定《廣東省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廣東省農業種質資源普查行動方案》,部署開展農作物、畜禽、水產及農業微生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實現應收盡收、應保盡保。積極爭取財政支持,加快構建高通量、高分辨率的表型組學、基因學等種質資源精準高效鑒定平臺,對具有重要性狀的種質資源開展深度鑒評和優異、抗逆、高效基因挖掘。推進農業種質資源庫(圃)與種質資源數據庫建設,完善種質資源信息公開、共享機制,實現種質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四、建設一批創新平臺,凝聚優勢科研力量
全省建有一批涉農領域創新和推廣應用平臺,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分別是亞熱帶農業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畜禽育種、農業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發中心7個,省實驗室1個,省重點實驗室22個(學科類17個、企業類5個),通過平臺集聚人才、項目、資金等資源,集中力量解決種業發展難點、痛點問題,為打好種業翻身仗奠定了扎實基礎。
五、下一步工作
接下來,我廳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有關種業工作部署,實施“粵強種芯”工程,繼續推動廣東現代種業科技創新工作。
(一) 關于“搭建種業公共研發平臺,突出公益性、共享性和數字化”等建議。一是將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規范技術標準與要求,加快資源普查收集和鑒定評價,夯實種業發展基礎。建設農業種質資源實物和數據共享平臺,匯集各科研院所的分散資源,構建信息化、高水平種質資源共建共享共用機制,提升資源共享水平,提高育種效率。二是我廳將加強與省農業農村廳、省教育廳、省林業局等廳局的工作聯動,依托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廣州國家現代農業科創中心以及深圳現代生物育種中心等現有平臺,支持建設廣東種業科技創新綜合性公益性平臺、全省種質資源大數據庫和廣州種業研究院。三是大力推進高校在基礎和應用基礎領域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中山大學、華南農業大學、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等高??萍紕撔聢F隊在種業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上的主導作用,加強基礎科學問題研究。
(二) 關于“加強頂層設計”等建議。我廳按照《廣東省打好種業翻身仗三年行動方案》,會同省農業農村廳有序組織相關工作。一是攻克育種核心技術,培育突破性新品種。針對我省現有育種技術中的優勢、短板和卡點技術,加大財政持續投入機制,著力構建市場導向、政府參與、產學研企深度融合的種業創新體系,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繼續加強國家和省級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培育一批重大突破性品種。二是打造一批種業協同創新平臺。推進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廣州國家農業科創中心等重大創新平臺建設,依托平臺整合技術和人才等資源,開展高水平種業創新研究。三是協同推進種質資源普查收集、保護、鑒定、評價與資源共享。積極配合省農業農村廳推進種質資源收集和保護工作,構建鑒定評價數據庫,實現種質資源信息和實物共享。
(三) 針對提案提出的“建立一批規?;?、規范化的育種試驗、示范基地”等建議。將聯合相關部門加強現代種業基地建設。積極推進海南南繁科研育種基地、雷州半島二線南繁育種基地、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在優勢制種區域和墾區高標準建設智能化、機械化農作物種子生產基地和現代化育苗工廠。繼續抓好國家和省級生豬、肉雞核心育種場和肉雞擴繁場建設,加快布局種公豬站,構建基于公豬精液進行優良基因傳遞的良種繁育模式。
(四) 針對提案提出的“支持種業企業做大做強”等建議。將整合現有優勢企業和科研力量,聯合相關部門籌備組建廣東種業集團,發揮該集團龍頭作用,著力構建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種業產業體系,培育壯大一批專業型龍頭種業企業,把廣東打造成全國種業體制改革創新區、種業自主創新引領區、國家種業合作示范區。
(五) 關于“種質資源分散、農業育種仍以傳統育種為主、種子企業小、散,難以支撐技術創新”等問題。我廳將繼續設立相關的重點專項或重大課題,圍繞農作物種質資源收集及其信息化管理體系和保護體系建設、地方優勢特色農業種質資源保護等方向進行大力支持。我廳已發布的2021年度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現代種業”重大專項申報指南,目前正在積極組織申報。專項擬投入1.12億元,聚焦基因組選擇、分子設計等育種技術,推進糧油作物、果樹、茶樹、蔬菜、花卉、畜禽等優良品種的選育,為“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提供科技支撐。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省科技廳
2021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