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科函區字〔2022〕1006號
凌巍巍、劉劍平代表:
你們提出的《關于加大對北部生態發展區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資金扶持力度的建議》(第1032號)和《關于支持廣東海豐經濟開發區創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建議》(第1715號)收悉。按照省政府統一安排,兩個建議合并辦理。我廳高度重視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廳領導親自部署并制定工作計劃。經綜合省財政廳等單位意見,現答復如下:
2019年以來,我省開啟新一輪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考察認定工作。其中,2020年2月認定6家,2020年12月認定11家。17家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自認定以來,各地政府高度重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建工作,持續推進“以申促建”,新布局建設的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已經成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引擎。2021年,17家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共計實現營業收入近9000億元,平均每家營業收入超過500億元;共計實現工業總產值超過5000億元,工業增加值約1000億元。
一、關于支持北部生態發展區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情況
2019年,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科技領域省級與市縣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實施方案》(粵府辦〔2019〕22號),明確“國家級和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由市縣財政承擔主要支出責任,省級財政通過轉移支付統籌給予支持?!笔〖壐咝录夹g產業開發區作為重大區域性創新載體,對地區創新發展具有重要引領作用。省科技廳深入貫徹《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粵府〔2019〕28號)等文件要求,指導地市強化建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主體責任,鼓勵北部生態發展區各地市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上繳的財政貢獻和土地出讓收入,對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給予一定獎補,強化對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新發展的資金支持,例如清遠市人民政府出臺《關于促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清府〔2021〕26號)明確提出“市財政視當年財力情況安排資金用于支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特色產業發展、公共技術創新平臺和創新創業載體建設等,提升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產業集聚和公共服務能力?!?/p>
2020年以來,我省在北部生態發展區分兩批次新布局建設了韶關乳源、韶關南雄、清遠英德、梅州平遠、河源東源、河源江東新區等6家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占全省新認定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7家)的35.3%。我省大力推進北部生態發展區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依靠科技創新,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和環境保護水平,培育與生態功能相適應的經濟模式和優勢產業,建設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功能園和示范園。2021年以來,通過“大專項+任務清單”模式,支持北部生態發展區建設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約6280萬。2021年,上述6家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現營業收入約492億元,工業總產值約668億元,集聚高新技術企業178家,取得了良好發展成效。
二、關于支持廣東海豐經濟開發區創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情況
2020年7月,汕尾市政府正式向省政府提出將海豐經濟開發區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請示。此后,按照省政府要求,我廳征求省自然資源廳等相關廳局意見,指導園區不斷完善申報材料;2021年7月,我廳組織專家組開展對園區創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申促建”考察工作,并敦促園區根據專家意見加強整改;2021年11月,汕尾市科技局和海豐縣政府按照專家考察綜合整改意見,制定《廣東海豐經濟開發區“以申促建”整改方案》。目前,我廳已按程序組織召開專題會、黨組會研究,關于推薦認定海豐經濟開發區等園區建設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請示及相關材料已報送省政府待批復。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下一步,我廳將繼續支持北部生態發展區、海豐經濟開發區創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一是深入貫徹落實《廣東省科技領域省級與市縣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實施方案》相關要求,加強與北部生態發展區地市科技部門和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交流溝通,引導各地市和縣區按照我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要求,主動承擔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主體責任,加大對園區建設的扶持力度。二是協同省財政部門爭取在省級科技項目、轉移支付資金、“大專項+任務清單”專項資金中對北部生態發展區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予以傾斜支持,給予海豐經濟開發區適度經費支持。支持北部生態發展區各地市賦予有條件的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一級財政管理權限,提升財政自主支配能力。三是持續加強對北部生態發展區的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海豐經濟開發區的指導與服務,指導園區加強整改,“以申促建”,不斷完善創新體系建設,集聚創新資源,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逐步將相關園區打造成為本地區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你們對省科技廳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你們繼續對省科技廳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
2022年6月30日